“岁月是把杀猪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此言用在北京现代身上再合适不过,奔走的时间在现代的脸上刻下风尘仆仆的痕迹,夏季的风吹皱了现代的一池“浑水”。
炎炎盛夏,蝉鸣鸟叫,北京现代也喧嚣四起。
出售工厂,削减产能
【资料图】
6月20日,现代汽车公司在韩国首尔举办“2023 CEO投资者日”。现代汽车集团的CEO张在勋向外界表示,将再关闭一家在华工厂,并将两家在华工厂出售,并将在华销售车型由目前的13款降至8款。
凡事都有AB面,对于现代汽车在华削减产能这件事,市面上大致有两类颇为普遍的看法,一类是“现代此举是为退出中国市场作铺垫”,另一类则是“现代汽车在自救”。而按现代汽车的说法则是:“对于中国业务,现代汽车正在寻求通过优化生产能力和管理地区阵容来改善其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A面还是B面或者其他面,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其背后都有一个相通的点,作为现代汽车的“孩子”,“北京现代在中国市场深陷泥潭。”
无论现代是否承认,销量低迷、产能大量闲置实乃出售工厂的主要原因。若是其销量达到2016年114万辆的巅峰时刻,现代还有必要出售工厂?只怕会马不停蹄地连夜建工厂。
据数据显示,2022年,现代汽车在华销量为26万辆,产能利用率降至仅20%左右;今年1-5月,北京现代的累计销量才10.3万辆,虽然5月份的销量有所回暖,同比增长了86%,但和曾经的辉煌时期比还是蚂蚁见大象。
关于现代汽车在华销量跌跌不休的原因,擎动在此前的《押注新能源,北京现代转型迫在眉睫》一文中提到过,产品力不足、燃油车市场和新能源市场皆失都是造成现代汽车陷入困境的原因,这里不再多赘述。汽车界的兴衰史,“苦难千篇一律。”
现代汽车在华曾经有五大工厂,分别位于北京顺义、河北沧州、重庆,关于今年停产出售工厂的目标地官方并未透露。同样的,停产的具体车型张在勋也未透露。这次透露的好像只有现代“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力感。
是自救,但力不达
虽说现代汽车在华市场表现和全球市场表现犹如“天堂和地狱”,但现代并未放弃这个“地狱”,试图重返天堂。而在新能源如日中天的时代,现代汽车重返天堂的最佳之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本次投资者日上,现代汽车公布了中长期的经营战略。现代汽车表示,在未来10年内,现代汽车公司将有约35.8亿韩元将用于电动汽车。而到2030年,现代的目标是每年销售200万辆电动汽车,并在同年实现电动汽车利润率超过10%。
作为“哈姆雷特”的读者之一,回到前面AB面的问题,擎动倾向于现代在“自救”,但先救的却是燃油车。6月18日,北京现代刚上市一款新车——MUFASA 沐飒(图片|配置|询价),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12.18万-13.98万元。
新车是款燃油车,虽然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但我们得承认,燃油车的市场依旧很大,现代此举无可厚非。MUFASA 沐飒价格可以算非常有诚意了,走的还是“性价比”路线,说不定能解燃眉之急。
而在新能源领域,虽然北京现代建树不佳,但起码给了承诺,开始发动产品攻势。北京现代计划在未来3年内投放4-5款纯电车型,在2025年达成年销50万辆以上的目标。
但这番“自救”多少显得有点“力不达”。首先是走“性价比”路线相当于回到原点,缺乏品牌溢价,而自主品牌又强势崛起,已非“昨日阿蒙”。这么一看,北京现代能否杀出重围又得另说。
另外,新能源才是重头戏,而北京现代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真正的纯电平台,也没有一款能真正走量的新能源车型。在这种关键时刻不推新能源车,反而上新燃油车,也是有点令人“丈二摸不着头脑”。目标确定了,行动还没跟上,年销50万辆的目标都是两年后的事情了。
因此,北京现代目前确实无奈纠结,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自救”行动就显得有点左右摇摆,用不上力。“力不达则事不成”,对于北京现代而言,还是应该明确一个目标,并朝着目标勇往直前,不撞南墙不回头一次。
擎动点评
现代汽车能在全球市场属于第三的位置,说明现代并不是没有实力,手上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前阵子起亚高管高声嚷嚷“兜里不缺钱”的底气也是来自现代集团这位“父亲”的全球实力。
北京现代在中国市场表现不出色,一系列“自救”行动折射出的是现代在华的手足无措,随着“性价比”标签的失效,现代也许已经不知道如何参与市场竞争了。如果不改变心态和策略,不找到“水土不服”的原因并对症下药,那“烧死”的指不定是谁了。
自救之路漫漫,“北京现代”将上下而求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