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数据 > 正文

全球不断刷新高温纪录 厄尔尼诺“大烤”来了吗?

来源:海报新闻   发表于: 2023-07-10 18:21:51  

海报新闻记者 梁雯 报道

7月10日,入伏前一天,山东连续多日的高温仍在继续。10日11时,山东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10日最高气温,济南、淄博北部、潍坊、菏泽、济宁西部、泰安西部、鲁西北和半岛内陆地区36~38℃,南部沿海地区29~32℃,其他地区33~35℃。

不只是山东,据中国天气网消息,7月10日开始,我国南北方高温将连成片,山东、河南及江南、华南等地会出现广泛的高温天气。按中国对极端气温的分级,高温≥40℃即为“强危害性”。国家气候中心称,华北地区今年高温极端性强,连续多次高温反复出现,实属历史罕见。


(资料图片)

从全球来看,高温天气也并不少见。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美国、英国、法国等频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不断刷新高温纪录。今年春天是西班牙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春天;法国三分之二的地下水低于正常水位;北欧地区气温也在升高;美国多州近期持续高温……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3日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今年全球破纪录的高温原因何在?

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沿赤道向西吹的风会放慢速度,温暖的海水被向东推,导致海洋表面温度升高。世界气象组织称,这种现象平均每两到七年出现一次,可能持续9到12个月。自1900年以来,已出现28次厄尔尼诺事件。

究竟什么是厄尔尼诺?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表面海水出现的异常增温现象。根据厄尔尼诺判定的国家标准,当海温监测关键区(尼诺3.4区)3个月滑动平均海表温度达到或超过气候平均态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这种状况持续5个月或更长时间,即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可以理解为暖水现象。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暖时,热带大气快速响应,赤道以南地区东、西部的气压呈显著的反相关性。达尔文岛(代表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和塔希堤岛(代表东南太平洋)气压场出现跷跷板形式的振荡,导致沃克环流(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减弱,并引发热带和热带外一系列气候异常,一般将这种跷跷板式振荡称为南方涛动。

厄尔尼诺的产生过程可以这样解释:一般来说,赤道中东太平洋吹的是东风,因此表层温暖的海水也自东向西流动,使太平洋呈现西暖东冷的状态。但当厄尔尼诺出现时,这股东风会减弱,而赤道西太平洋的西风增强,西太平洋表层暖海水迅速向东扩展,次表层冷水上涌,使得西太平洋海温降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

与之相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时则出现拉尼娜现象。一般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会交替出现,两者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循环已成为最强的自然气候振荡,也是季节与年际气候预测中最重要的前兆信号。

厄尔尼诺“大烤”真的来了吗?

“尽管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内外各气象部门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即将发生,但是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发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魏科解释说,“这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条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常用NINO3.4海区)连续3个月海温异常超过0.5℃以上。目前仅5月份和6月份数据满足超过0.5℃标准,距离连续3个月还差时间。”

在历史记录中也有厄尔尼诺“虚晃一枪”的事件,即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在春夏短暂偏高,但是在秋冬恢复为中性,例如1980年和1993年都是在春夏之交海温异常超过了0.5℃,但是在秋季和冬季都回复为中性状态,这些都不能算作是厄尔尼诺事件。

即使届时5月、6月和7月连续3个月海温异常都超过0.5℃以上,而如果秋季和冬季海温异常掉头,年底时候海温异常不超过0.5℃以上,也不能算作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因此,目前信誓旦旦地说已经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人,是对WMO所述的可能性理解有误。”魏科说。

记者注意到,世界气象组织在7月4日表示,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到2023年下半年的可能性为90%,而且预计“至少是中等强度”。一般来说,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往往在12月份达到峰值,但其影响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扩散到全球。这种滞后效应让预测者们认为,2024年可能是人类经历气温升高超过1.5℃的第一年。

与19世纪末相比,2022年的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1.1摄氏度。198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共有12次刷新纪录,其中10次发生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厄尔尼诺的强度越强,对全球平均气温的提升也就越明显。比如2014年至2016年,厄尔尼诺的强度达到了超强级别,这三年全球平均气温连续创下新纪录,其中2016年和1901-200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偏高了1.03℃,首次突破1℃大关。厄尔尼诺最近一次现身在2019-2020年,虽然只是一次弱事件,但2020年也差点改写最暖纪录。

厄尔尼诺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魏科指出:“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比较复杂。”每次厄尔尼诺的强度、空间分布等都有所差别,其影响就有所差别,尤其是厄尔尼诺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距离我国万里之遥,厄尔尼诺异常扰动的空间范围往往大于我国长江和淮河流域的距离(约200多千米),甚至大于长江与黄河流域的距离(约500多千米),每次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厄尔尼诺会直接造成热带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区的高温、干旱、暴雨等灾害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比如,在厄尔尼诺发展期,澳大利亚东南部降水异常偏少,非洲东南部异常干燥,印度和中国夏季降水更加异常;在厄尔尼诺期间,智利中部沿岸容易发生暴雨洪涝,亚马孙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和巴西东北部易遭旱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降水减少、林火灾害多发,墨西哥湾北部和美国东南沿岸出现较多雷暴等。

综合来看,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也有显著影响。在厄尔尼诺发展年夏季,我国华北南部、华中北部、华东中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易偏高。厄尔尼诺使得我国北方季风区秋冬季降水偏少,易形成气象干旱;我国南方秋季则降水增加,易发生内涝灾害。厄尔尼诺对冬季气温的抬升也有直接影响,更易出现“暖冬”现象。

海洋气候预测与评估中心首席预报员姜华表示,目前我国北方出现的大范围高温,来自天气过程、全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三方面的影响,并非单独由厄尔尼诺引起。不过,今年汛期的气候值得关注。专家表示,预计长江流域在今年汛期出现高温、干旱天气的可能性较大;而在黄淮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则需要关注降水偏多带来的不利影响。

(部分内容综合自中国天气网、中国环境、参考消息、新华网、澎湃新闻、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纪检监察报等)

关键词:

上一条:洗发水哪个牌子好去屑止痒控油, 头顶头发稀少还能恢复吗

下一条:最后一页